(1)pH值
pH值是焦磷酸鍍銅中重要的工藝參數(shù),前面已經(jīng)說過,不同的pH值含有不同形式的絡合物,為保證得到所需要的濃度最高配位數(shù)的絡合物形式,需要嚴格控制pH值在規(guī)范之內(nèi)。
pH值對陰極過程的影響較為復雜。當pH值<8時,在溶液中可能發(fā)生如下反應:
[Cu(P207)2]6一+2H+一[Cu(P207)]2一+[H2(P207)]2一
此時,銅的析出比pH值>8時更為容易。因此,當pH值<8時,焦磷酸鹽的絡合能力下降,鍍液不穩(wěn)定,將加速焦磷酸鉀的水解作用,使之水解成正磷酸鹽并使溶液的黏度增大,進而影響溶液的導電性能,影響沉積速度,并使鍍層粗糙、零件深凹處發(fā)暗。
pH值在等于7或小于7的情況下,都會加速P2074-的水解。此時,鍍層不僅凹處發(fā)暗,而且鍍層表面容易產(chǎn)生毛刺。當pH值略低于下限值時,鍍層的光亮度下降或產(chǎn)生霧狀,此時,切勿認為是光亮劑含量不足而引起,應先檢查鍍液的pH值。如果pH值低,應先調整pH值,如果pH值在工藝范圍之內(nèi),就應補加光亮劑。
當pH值≥9時,鍍層的光亮區(qū)范圍縮小,尤其是高電流密度區(qū)容易燒焦,鍍層外觀顯得粗糙、疏松。
當pH值高于9.5時,高電流密度區(qū)或鍍層會因極化現(xiàn)象導致燒焦,低電流密度區(qū)發(fā)暗,而且光亮范圍十分狹窄。
當pH值>10時,鍍層外觀暗紅疏松,這可能是隨著pH值的升高,陰極附近層的pH值急劇升高,使[Cu(P207)(OH)]3一絡離子濃度升高,陰極極化降低,容易在陰極上放電所致。pH值對陽極過程也有明顯的影響。當pH值在7~9范圍內(nèi)時,陽極極限電流密度隨著pH值的升高而降低,因此pH值過高時,在陽極區(qū)附近往往出現(xiàn)“銅粉”,而使鍍層粗糙。這可能是由于陽極允許的極限電流密度降低,如果這時仍以正常的電流密度操作,相對來說,陽極所需要的電流密度太大了,致使陽極引起鈍化,因此產(chǎn)生“銅粉”:
Cu—Cu++e
2Cu++20H一一2CuOH—Cu20(銅粉)+H2O
當pH值>9時,鍍層發(fā)暗,陽極開始鈍化,而且過高的pH值還會使鍍液發(fā)生渾濁。
當pH值太低時,陽極形成黑色薄膜而進入槽液影響鍍層質量,并影響電流效率,促進焦磷酸鉀水解。
在鍍覆過程中,pH值有下降趨勢,但總的說,對表1中各配方的pH值還是穩(wěn)定的,是容易維護的。當pH值在工藝范圍內(nèi)時,可獲得半光亮的致密鍍層。其酸度可定期用氫氧化鉀稀溶液來調整,以精密pH試紙來測量。
由上可知,當pH值太低時,零件的深凹處發(fā)暗,鍍層易生毛刺;與此同時,還使陽極溶解不良。
如由于某種原因使pH值過高時,在較高的堿度下,銅絡離子在陰極還原時很容易生成氫氧化銅夾雜在鍍層中,造成鍍層粗糙,光亮范圍縮小,甚至出現(xiàn)結晶疏松和暗紅色條紋的鍍層。與此同時,還使陽極鈍化,陰極電流效率降低。
pH值太低時,應用10%氫氧化鉀溶液調整即每升加1gKOH,pH值可提高0.1~O.2,pH值太高時,決不允許用磷酸來調整(因為引入了正磷酸根),而應用焦磷酸或檸檬酸調整,加人量以0.5~1.
(2)溫度
溫度在40~
焦磷酸水解速度受各種因素的影響,但主要是溫度和pH值。表1表示焦磷酸分解成正磷酸而減少到原來的一半時間。從表1中可以看出:pH值在8.0時最穩(wěn)定,溫度在40~
在工藝溫度范圍內(nèi),當溫度低時,電流密度減小,沉積速度慢,但電流效率略有提高,溫度高時,可提高電流密度,使沉積速度加速。
如鍍液溫度過低,鍍液的分散能力和陰極電流效率大大降低,鍍層結晶較粗,色澤發(fā)暗,甚至出現(xiàn)條紋狀鍍層,在高電流區(qū),鍍層還會出現(xiàn)燒焦。
表1 pH值和溫度對焦磷酸水解的影響
|
pH值 |
溫度/℃ |
正磷酸減半所需時間/h |
|
7.0 |
60 80 100 |
500 50 5 |
|
8.0 |
60 80 lOO |
2000 200 20 |
|
9.O |
80 lOO |
500 60 |
采甩加溫對鍍液是相當不利的,因為靠正加溫管部位的溶液局部過熱,會加速焦磷酸鉀的水解,所以鍍液加溫時,要加強對鍍液的攪拌(空氣攪拌或循環(huán)過濾)。
(3)陰極電流密度
對于新配制的鍍槽,陰極電流密度(DK)可開至2.
當采用陰極移動,行程l
(4)陽極
焦磷酸鍍銅陽極用0FHC(無氧高導電銅)及軋制銅為好。陽極電流效率大于95%。電解銅電流效率較低,為85%~90%。酸性鍍銅中的含磷脫氧銅電流效率雖高,但易產(chǎn)生陽極泥渣,造成鍍層麻點,所以不用。在生產(chǎn)過程中,當鍍液中缺乏焦磷酸鉀、檸檬酸銨,電流密度又過高時,會產(chǎn)生陽極鈍化,陽極上出現(xiàn)淺棕色,并產(chǎn)生“銅粉”。這是因為陽極的不
完全氧化形成一價銅所致:
Cu-e→Cu+
2Cu++20H→Cu20+(銅粉)+H20
銅陽極與鍍液中的二價銅離子接觸時會產(chǎn)生歧化反應生成一價銅離子。一價銅離子與氫氧根作用生成氧化亞銅“銅粉”,黏附在鍍件上使銅鍍層產(chǎn)生毛刺,影響鍍層質量。發(fā)現(xiàn)這種情況時,可以加強過濾和加入用一倍水稀釋的30%雙氧水(加入量為0.5mL/L)使一價銅氧化成二價銅,二價銅再與焦磷酸根絡合。陽極與陰極的面積比可控制在(1~1.5):1的范圍內(nèi)。
如果陽極面積過少,表面會生成淺棕色的鈍化膜。為了防止“銅粉”影響銅鍍層質量,必須使用陽極護框。一般,陽極電流密度取0.75~1.
陽極電流密度在0.75~
陽極在弱堿性溶液中不通電時幾乎不溶解,因此不工作時留在鍍槽中無明顯影響,也不需要陽極布袋(但可用陽極保護框)。這是因為陽極布袋妨礙鍍液在陽極周圍流動,在陽極上會形成不溶性的Cu2P207。陽極電流密度小,會形成厚而無附著力的薄膜“銅粉”,因而引起鍍層表面粗糙。在電鍍槽中,常以陽極數(shù)量多寡控制,考慮到陽極背面較小的電流密度,因此單個陽極寬度不宜過大,一般銅陽極寬度宜在10~
(5)攪拌
這是焦磷酸鹽電解液獲得良好鍍層的重要條件。攪拌可以使陰極附近溶液不斷更新,使放電的金屬離子不致貧乏,并使離子擴散速度增加,而相應地提高電流密度。如果不攪拌,采用大的陰極電流密度時,陽極溶解加快,造成Cu2+過剩,使得陽極附近的Cu2+來不及和P20;一充分絡合,生成白色的焦磷酸銅沉淀。陽極鈍化對陰極也有影響,零件表面會有白色粉末生成,造成鍍層粗糙。采用攪拌后,金屬離子含量,pH值,溶液P比值及溫度改變對電流效率的影響就很小了。采用壓縮空氣攪拌最為方便,效果亦好,但要保證壓縮空氣不含油污。
空氣攪拌或陰極移動均可以提高陰極電流密度和銅鍍層的光亮度。在攪拌的同時需采用連續(xù)過濾清除鍍液中的機械雜質,以免影響銅鍍層質量。陰極移動速度一般為25~30次/min,移動幅度為l00~
如果空氣攪拌不足,容易造成鍍層燒焦、低電流密度部位也不光亮。因此,焦磷酸鹽鍍銅體系要加強空氣攪拌。這樣,不僅有好的鍍層,而且使鍍液更加穩(wěn)定。
(6)過濾
對于混進鍍槽的粉塵、陽極泥渣、其他不溶性物質,用不銹鋼或襯橡膠的過濾機過濾。有時,有機雜質會造成針孔,所以要每月用活性炭過濾一次。特別是通孔鍍覆,印刷板使用的抗蝕劑造成的有機污染很厲害,最好用連續(xù)活性炭過濾。
(7)電源
用單相全波電源、三相間歇整流電源(2~8s鍍、l~2s停)不僅可以擴大陰極電流密度,還可以提高鍍層光亮度,促進陽極溶解,使鍍層的結合力更牢靠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