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記號 | 粵科成登字20080076 |
登記日期 | 2008-04-02 |
成果名稱 | 新金屬材料檢測方法研究和綜合技術(shù)服務 |
成果狀態(tài) | 已批準項目 |
完成單位 | 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|
研究人員 | 唐維學 熊曉燕 伍超群 戴鳳英 張永進 麥麗碧 孫紅英 王 津 賴 心 張中興 巫錦東 劉天平 莊艾春 朱 峰 |
研究時間 | 2006.02 至2007.11 |
鑒定單位 | 廣東省科學技術(shù)廳 |
鑒定日期 | 2008.02.28 |
成果應用行業(yè) | |
高新科技領(lǐng)域 | |
學科分類 | 、 |
簡介 | (1)首次提出用KOH直接在電爐上用塑料王燒杯溶解二氧化錫(ATO),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(fā)射光譜法(ICP-AES)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(AAS)二種方法測定重金屬(鉛、鎘、鉻);方法簡單、準確、快速,達到國內(nèi)領(lǐng)先水平。(2)對于紡織品和皮革中的微量砷的測定,提出了用氫化物發(fā)生-原子熒光光譜法(HG-AFS)來進行測定。方法檢出限為0.078μg/L.對于樣品而言,最低檢出量為7.8ng/g。(3)首次提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(fā)射光譜同時測定硒中的碲鉛鉍銻銅鐵鎳鎂鋁錫砷硼12種元素,方法簡便、快速。對于5N高純硒首次考察在硒用硝酸溶解并蒸干后于320℃的揮發(fā)爐中,揮發(fā)40分鐘后18種雜質(zhì)元素的回收率情況。率先提出用一次揮發(fā)除主體硒以后,用ICP-AES雜質(zhì)成分同時測定As、Bi、Cd、Co、Cr、Cu、Fe、Mg、Mn、Ni、Pb、Se、Sn、Te、Ti、V、Zn,測定下限<30ng/g,滿足測定要求,達到國內(nèi)領(lǐng)先水平。(4)采用斷口分析方法,尋找出不同合金材料制備的零部件的失效原因,發(fā)現(xiàn)造成零部件失效的原因各不相同。明確了造成失效的主要原因,為實際生產(chǎn)以及零部件使用壽命的預測提供了理論依據(jù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