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性半光亮鍍錫液的性能
(一)沉積速度
用5cm×10cm的銅霍爾槽樣板,以1A總電流在25℃下鍍5min,然后用X一射線熒光測厚儀分別測定AMT-1及S公司半光亮錫液的沉積速度,結果如圖11-6所示,由圖可見,在2A/dm2時它們的沉積速度分別為4.7μm/5min和4.5μm/5min。

圖11-6 AMT-1及S公司半光亮錫液沉積速度的比較
(二)分散能力(Throwing Power)
用遠近陰極比為2:1的哈林(Haring)槽,陰極用銅板,分別在AMT一1和S公司鍍液中,以1.0A/dm2、1.5A/dm2和2A/ dm2的電流密度,在25℃下施鍍5min,清洗干燥后稱量遠、近陰極在施鍍前后的增重,再按下式計算分散能力。

式中M2--遠陰極鍍層的增重;
M1--近陰極鍍層的增重。
測量結果如圖ll-7所示。由圖可見,在2.0A/dm2時AMT一1液的分散能力為84%,S公司的為75%。

圖11- 7 AMT-1及S公司半光亮鍍錫液分散能力的比較
(三)覆蓋能力(Covering Power)
用φ10mm× l00mm銅管以水平夾角450分別掛在2L的AMT-1和S公司鍍液中,以0.5A/dm2、1.0A/dm2、1.5A/dm2、2.0A/dm2和2.5A/dm2的電流密度,在25℃下電鍍5min,然后剖開銅管,測量兩端管內(nèi)錫層的長度,再按下式計算覆蓋能力。

式中 a--左端管內(nèi)錫層的長度;
b--右端管內(nèi)錫層的長度;
L--銅管的總長度。
測量結果如圖ll-8所示。由圖可見,兩種鍍液的覆蓋能力相當,在2.0A/dm2時覆蓋能力達82%,在2.5A/dm2時可達93%。

圖11-8 AMT一1及S公司半光亮鍍錫液覆蓋能力的比較
(四)電流效率
用銅庫侖計以電流效率l00%的硫酸銅溶液為參照液,分別測定AMT-1和S公司鍍液在2A/dm2,25℃下的電流效率分別為98.5%和98.2%,表明兩種鍍液的電流效率十分接近。
(五)銅離子的影響
用霍爾槽試驗法,以銅極做陰極,在AMT-1鍍液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銅離子,并在總電流1A,25℃下施鍍5min,取出后觀察鍍層外觀的變化,結果表明,在鍍液中加入120mg/L Cu2+時,對0.5~5A/dm2電流密度區(qū)的鍍層外觀無影響。當Cu2+濃度達240mg/L時,則在2.5A/dm2以上的高電流密度區(qū)會出現(xiàn)灰暗現(xiàn)象。當Cu2+濃度達600mg/L時,灰暗區(qū)擴大到2A/dm2以上的鍍層。
(六)穩(wěn)定劑AMT一1S對Sn2+的穩(wěn)定效果
二價錫離子在高溫下易被氧化而形成難溶的偏錫酸膠體,使溶液變混濁,因此用濁度計測定50℃和60℃時添加l5mL/L AMT一1S穩(wěn)定劑和不加穩(wěn)定劑溶液的混濁度就可以知道穩(wěn)定劑的穩(wěn)定效果。圖11-9是高溫處理一定時間后兩種溶液的混濁度的測定結果,由圖可見,加穩(wěn)定劑的溶液的混濁度遠比未加的為低,表明穩(wěn)定劑是有效的。

圖11-9在高溫時AMT-1S穩(wěn)定劑穩(wěn)定Sn2+的效果
若在加與不加穩(wěn)定劑的鍍錫液中分別加入雙氧水來加速Sn2+的氧化,再利用濁度計來測定溶液的混濁度,結果如圖ll-10所示,當加入雙氧水(30%)的量達7mL/L時,加穩(wěn)定劑鍍液的混濁度比未加穩(wěn)定劑的低好多倍,表明穩(wěn)定劑確有很好的穩(wěn)定 Sn2+的效果。
(七)絮凝劑AMT一1P對偏錫酸的沉降效果
在兩個裝有混濁鍍錫液的100mL量筒中,一個加入2mLAMT一1P絮凝劑,一個不加絮凝劑,將兩個量筒充分攪拌后靜置,記錄經(jīng)過不同時間后上層澄清液的體積(mL),結果如圖11-11所示。

圖11-10雙氧水加速氧化時AMT一 1S穩(wěn)定劑穩(wěn)定Sn2+的效果

圖11-11絮凝劑AMT一1P對沉淀物的沉降效果
由圖ll-11可見,加絮凝劑后,上層澄清液的體積遠大于未加絮凝劑的,而且兩者之差隨著靜置時間的延長在加大,這說明加入絮凝劑后靜置時間越長,沉淀物的分離效果越好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