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GA球腳之承焊銅墊內(nèi)設(shè)微盲孔(Micro Viain Pad),不但可節(jié)省板面用地,而且一改舊有啞鈐式(Dog Boning)層間通孔較長的間接互連(Interconnection),而成為直上直下較短的盲孔互連;既可減短線長與孔長而得以壓制高頻中的寄生噪訊外(Parasitics),又能避免了內(nèi)層Gnd/Vcc大銅面遭到通孔的刺破,而使得歸途(Return Path)之回軌免于受損,對于高頻訊號完整性(Signal Integrity)總體方面的效益將會更好。
然而此種做法在下游印刷錫膏與后續(xù)熔焊(Reflow) 球腳時,眾多墊內(nèi)微盲孔中免不了會吸引若干錫膏的不當流入。此而負面效應(yīng);一則會因錫量流失而造成焊點(Solder Joint)強度的不足,二則可能會引發(fā)盲孔內(nèi)錫膏助焊劑的氣化而吹漲出討厭的空洞(Voids),兩者均使得焊點可靠度為之隱憂不已。
而且設(shè)計者為了追求高頻傳輸?shù)钠焚|(zhì)起見,01年以前“1+4+1”增層一次的做法,又已逐漸改變?yōu)楝F(xiàn)行“2+2+2”增層二次更新的面貌。此種“增二式”的最新規(guī)矩,使得內(nèi)層之傳統(tǒng)雙面板(core),只扮演了Vcc/Gnd等人銅面的參考角色而已;所有傳輸資料的訊號線(Signal Line),幾乎都已全數(shù)布局在后續(xù)無玻纖(DK較低,訊號品質(zhì)較好)的各次增層中。如此一來外層中某些必須接地或按電源的二階盲孔,甚至還會坐落在已填塞埋通孔之頂環(huán)或底環(huán)上。此等高難度的制程場已在BGA球墊之中多量出現(xiàn)。不幸是此種二階盲孔在凹陷與孔徑變大的情形下,其鍍銅之空虛不足自必更甚于一階者,使得原已棘手的小型焊點問題,變得更為嚴重凄慘。于是手機板的客戶們不得不一再要求電鍍銅能夠?qū)γた椎谋M量填平,以維持整體功能于不墜。
截至目前為止,現(xiàn)役酸性鍍銅的本事只能說填多少算多少,微盲孔之孔徑在3mi以下之淺小而多用于封裝載板者,實填的問題還不算嚴重,某幾種商業(yè)鍍銅制程也還頗能讓人滿意。然而增二式手機板其BGA球腳墊內(nèi)的二階盲孔,不但口徑大到6-8mil之間,且其漏斗形深度也接近3mil。加以最新亮相超難密距(0.5mm或20mil-Pitch)的拉近與擠壓墊面空間,使得墊徑又被緊迫縮小到只剩下12-14mil左右,逼得盲孔表面的環(huán)寬竟只剩下3mil而已。如此局限又險惡地形之錫膏承焊,安得不令八頻捏大把冷汗?是故填孔鍍銅幾乎已經(jīng)成為勢在必行的工藝了。










